美國232條款調查對半導體關稅政策的潛在改變,將如何重塑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競爭格局與供應鏈配置? | Cmnews

美國232條款調查與半導體關稅政策潛在變動

美國前總統川普政府近期對半導體產業的動作頻頻,尤其以「232條款」調查為基礎,可能祭出的關稅政策,正引發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高度關注。根據公開資訊,川普政府暗示,只要在美國境內投資設廠的企業,可能可以免除高額半導體關稅,甚至將免稅額度喊到200%或300%,此舉讓半導體產業的未來走向充滿變數。

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競爭格局與供應鏈配置

在美國政府可能調整半導體關稅政策的情況下,全球半導體企業如何在供應鏈安全和地緣戰略挑戰中前進,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。一年一度的國際半導體展(SEMICON Taiwan)也將此議題納入討論,吸引超過1200家半導體、科技廠商參與。值得注意的是,美國商務部長提出了將《晶片與科學法案》補助轉換為股權的可能性,此舉可能影響包括台積電在內等企業的自主性,但也可能僅是美國政府試探市場反應的手段。

後續關注的重點

由於232條款涉及國家戰略與安全利益,一旦相關政策制定完成,將對半導體產業產生長遠影響。因此,後續半導體產品的課稅方式、對象(公司、終端商品或晶片)、以及是否區分成熟製程或先進製程晶片等細節,都值得密切追蹤。此外,台積電等企業在美國的投資計畫,以及是否需要向經濟部投審會申請等問題,也將是影響全球半導體產業格局的重要因素。


This is a simplified version of the page. Some interactive features are only available in the full version.
本頁為精簡版,部分互動功能僅限完整版使用。
👉 View Full Version | 前往完整版內容